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黄晋表示,中央近期接连出台反垄断政策以及多次进行强化反垄断表态,这预示着反垄断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对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要完善待遇等政策,不提不合理的硬性时间要求,鼓励他们甘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自由探索、厚积薄发,努力有更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
完善成果评价制度,破解简单靠论文评价人才的问题。孙春兰、刘鹤、肖捷、何立峰参加会议。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科技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基础研究及原始创新薄弱、一些关键技术亟需突破等问题,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方向,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李克强指出,推动科技创新要引导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来。
注重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以改革更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关研究发现,过去5年里,以可持续发展为营销理念的品牌虽只占16%的市场份额,但增长率却达到55%,且这种增长已转化为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与其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之间的正向关联性不断增强。
业界权威研究机构发布最新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国43个品牌入选,总数首次超越英国跃居全球第四,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去年的亚军亚马逊(Amazon)超过谷歌(Google)登上榜首,谷歌、微软(Microsoft)分列二、三位。此次榜单覆盖50个行业,汽车与零件行业35个品牌入选,续列第一;受印刷媒体势微影响,传媒行业上榜28个品牌,较去年减少2个,与能源行业并列第三。受新冠疫情影响,零售、旅游和航空品牌成输家,梅西百货(Macys)、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和爱彼迎(Airbnb)排名大幅下滑,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日本航空(JAL)更跌出榜单今年有42个品牌新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德国T-Mobile电信,位于总榜213名;中国新上榜品牌有周大福(CHOW TAI FOOK)、宝武钢铁(BAOWU)、中国海油(CNOOC)、北大荒(Beidahuang)和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
上榜中国品牌中表现亮眼的有国家电网、腾讯、海尔、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五粮液、青岛啤酒、中化、中国南方电网、周大福、中国光大集团、恒力、徐工和北大荒。受新冠疫情影响,零售、旅游和航空品牌成输家,梅西百货(Macys)、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和爱彼迎(Airbnb)排名大幅下滑,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日本航空(JAL)更跌出榜单。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教授(Robert Mundell)担任主席的世界品牌实验室,致力于品牌估值、品牌战略、品牌保护研究,专家顾问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其研究成果已成为许多企业并购过程中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营销学教授皮埃尔尚登(Pierre Chandon)指出,各国人民越来越多地要求采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此次新冠疫情更会加强人们对可持续性的兴趣。业界权威研究机构发布最新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国43个品牌入选,总数首次超越英国跃居全球第四,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去年的亚军亚马逊(Amazon)超过谷歌(Google)登上榜首,谷歌、微软(Microsoft)分列二、三位。此次榜单覆盖50个行业,汽车与零件行业35个品牌入选,续列第一;受印刷媒体势微影响,传媒行业上榜28个品牌,较去年减少2个,与能源行业并列第三。
有关研究发现,过去5年里,以可持续发展为营销理念的品牌虽只占16%的市场份额,但增长率却达到55%,且这种增长已转化为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与其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之间的正向关联性不断增强。此次共有30个国家的品牌上榜。此份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研究编制的202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16日在纽约揭晓。从品牌数量的国家分布看,美国占据204席,续为品牌大国第一;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分别有45个、44个、43个和40个品牌入选,为世界品牌大国第二阵营
第四要加强信息物理融合,促进源网荷储互动。预计2030年,我国风光电装机规模将超过12亿千瓦以上,占比达到33.4%,因此必须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
随着能源转型的发展,电网需要开发更多的新器件、新装备,电网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也需要大幅度提升,因此必须开展基础性支撑技术的研发。现阶段抽水蓄能仍然是大规模电能存储的最佳手段,未来需要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大容量储能技术发展,通过集中式和分布式储能相结合,从源侧和荷侧统筹协调来增加电网调峰能力。
2019年,以燃油、燃气为代表的灵活电源分别占美国和英国发电量的36%和40%,我国则只有3.5%。首先要加强灵活电源的建设,支撑新能源发展。为了适应能源转型,用户侧也必须进行智能化提升,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平衡电力供需,促进源网荷友好互动。针对联合国大会提出的2030年前力争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能源安全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能源安全、能源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特别是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压力更大。在一次能源中,非化石能源的增长主要来自电力。目前,欧美很多发达国家的能源转型都是以大量灵活电源(30%左右)作为基础支撑,而我国灵活电源的比例过低(抽蓄和燃气发电占比不足3%)。
第三要推动储能综合应用,增强电网调峰能力。我们要转型,开发人工智能、电力芯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电工新材料等,促进电网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对能源转型的支撑能力。
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都必须转化为电能才能加以利用,因此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中将起到核心的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灵活性电源,适度提高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的占比,同时提升火电机组的调节能力。
第五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电网支撑能力。要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要求具有动态调节范围大、调节速度快的灵活电源作为支撑。
储能技术可以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起到调节电能平衡、平抑波动的作用,从而促进新能源的有效利用。但需要解决燃气轮机的自主化、LNG管道规划、气电选点和容量与电网的协调配置等问题。第二要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增加电网灵活性。2030年天然气年产量可能超过3800亿立方米,比目前新增2000亿立方米,如果都用于发电可配套建设4亿千瓦机组,从而将气电装机的比例提升到14%以上。
面向能源转型重大需求,电力系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区域电网的互联互通,发挥相联电网的间接储能作用,可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并减少系统总成本。
为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要求,必须加大绿色清洁能源的供给和消费。能源转型的发展,要求电网也必须进行灵活性和可控性的提升
在余热余能利用方面,李新创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建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55台,总装机容量5975兆瓦,同比增长了360兆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建有煤气锅炉发电机组近700台,总装机容量34730兆瓦,同比增长了3130兆瓦。我国北方还需要3-5亿千瓦燃煤电厂,以满足部分调峰等需要,3亿千瓦燃煤燃气火电排放4.5亿千瓦的余热,可作为冬季建筑供热热源。
他指出,未来我国将建设1.5-2亿千瓦核电,核电将排放2-3亿千瓦余热,50%在北方。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制造业可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流程,提高用能效率等方式走向低碳之路。同时,徐志强提出,应用余热替代技术,拓展余热应用领域,向城市热力供暖等扩展,钢铁企业可以从过去的能源使用型,向自给自足型甚至向能源供应型转变。
研究表明,大幅提高能效对减碳的贡献率是最大的。李新创在当日举办的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2019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继续下降,和2015年相比下降3.2%,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设定的节能目标。
江亿说,上述75%的余热,合计6亿千瓦,可为170亿平方米的建筑供暖提供热源,而未来北方城镇需要供暖的建筑为200亿平方米。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中国节能协会冶金专委会主任委员李新创17日发布《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0)》时指出,据统计,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99634万吨,年电力消费量4533亿千瓦时,钢铁企业自发电量总计2403亿千瓦时,平均自发电率53%。
另外,部分高耗能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1亿-2亿千瓦左右余热,其中,钢铁企业是最具有余热利用潜力的企业之一。他认为,从技术上看,应重点抓能效替代技术。